返回首页成员风采

以一腔热血谱写人生辉煌的篇章——记原致公党扬州市委秘书长孙克安

作者: 孙宇河      浏览次数:3870     发布时间:2009-5-26 15:35:51
    孙克安是我进入致公党市委机关后认识的第一位领导,结识的第一个朋友。在主委的眼中,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工作的好同志;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个工作忘我、为人谦逊的秘书长;在我的心中,也是我尊敬的长辈。在与他共事的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优秀党派工作者对业务的钻研精神,对人,对事的宽容态度,以及对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我们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学习,尽最大的力量工作”
    1963年,17岁的孙克安从南京市五中高中毕业,在“学习董加耕,立志在农村”的号召下,南京掀起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本着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奉献、学习、再奉献、再学习,不断地“善其身、济天下”的思想,孙克安毅然加入了知青下乡的行列。在连云港国营云台农场,孙克安干活非常能够吃苦,干劲很足,冬季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人工挖排水沟,天寒地冻,他挽起裤腿,赤着脚,踩着冰就干,自己的作业区工作完成后,主动报名去支援别的分场。当时粮食很紧张,农场的口粮供应是每人39斤一个月,此外挖土方超标还有一定的土方粮补贴,他靠土方粮补贴,在最辛苦的一个月,整整吃掉了96斤粮。
    经过十个月在农场的艰苦磨练,1964年7月,孙克安被分配到了江苏省水利勘测总队工作。对于年青孙克安来讲,勘探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对于业务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于是他一方面白天在工地上向老工人们虚心的学习钻探技术,另一方面当技术人员在做土工实验的时候,他积极的帮着打打下手,在一旁安静的观察、学习,默默的记下试验的规范,晚上所有的工人们都在下棋、打扑克,而他总是在帮着技术人员在整理试验资料。由于他的勤奋好学,不到一个月他就已经掌握了工人的所有技术操作,几个月下来也初步掌握了工地土工实验的操作方法,在工地上技术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组织上也经常安排这个小伙子帮助从事一些简单的试验项目。一年下来,孙克安的勘探技术在同批的年轻人当中已经比较突出了,在后来的全总队新同志工资定级的工作中,孙克安被定为一级半工资,超过16级技术员,在同批的100多人中象他这样的只有两三个。
    1989年,孙克安放弃了自己从事二十多年的水利事业及工程勘测研究院优厚的福利待遇进入致公党扬州市委机关工作。面对又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孙克安以他惯有的敬业态度再一次积极投身于党派工作之中。为了更好的结合党派的功能开展工作,孙克安一头扎进了相关资料的钻研当中,在对以往资料进行学习的同时,他边学习边整理,半年下来,既熟悉了党派工作的内容,又完成了对档案的整理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他总是积极的多方收集信息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形成了爱看资料的习惯;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他总是第一个想到征求党内老同志的意见,虚心向他们请教,直到现在他还总是说,尊重老同志是非常重要的,和每一个老同志接触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乃至做人的道理。
    “将心比心,以热诚之心,赢得广大成员及同志们的心”
    致公党扬州市委机关团结成员的工作做的好,许多成员路过机关,都要忍不住上来坐坐,和机关的同志交流交流。而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无疑应归功于孙克安早期所做的工作。
1991年,致公党扬州市第二届市委成立,当时的成员虽然少,只有40几个人,但孙克安仍然意识到对于一个政党来讲,成员再少,团结工作依然很重要,在当时通讯条件并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为了与成员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基本上每个成员的家孙克安每个月都要跑一趟,多的时候一天跑三家;各个支部的活动,孙克安必定参加,若有同志没有出席支部活动,第二天他都要上门送材料,了解情况。随着联系的增多,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也随之加强,当成员的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成员们总是第一个想到致公党组织,想到老孙。对于成员们的一些困难,孙克安总是以满腔的热诚,将心比心,积极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有一位成员以前性格比较刚直任性,遇事比较容易冲动,加入致公党以后,孙克安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非常坦诚的找他交流、谈心,使他加强了组织观念。有一次,这位成员的亲人在老家被人打伤,照他以前的个性,肯定是要通过强硬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这一次,他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致公党员的身份,不能任性处理。他找到了老孙,希望能够通过组织来解决这一问题,孙克安得知这一情况以后,一方面稳定这位成员的情绪,另一方面希望他回老家与当地的统战部门取得联系,寻求帮助,最终,在当地政府和统战部的协调下,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十几年来,孙克安以其热情、诚恳的工作作风在广大致公党员中赢得了极高的口碑,有的成员说:在人情冷漠的今天,老孙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啊。还有的人说:老孙一辈子为成员尽心尽力,不求回报,真是很不容易。而面对成员们的评价,孙克安总是说: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些小事,使彼此建立起感情,让每个成员和我们组织的心靠得更近。
    作为致公党扬州市委的秘书长,他对机关同志的态度一样的热情、随和、宽容。孙克安常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只要不影响全局的工作,就不必强求完美。正是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下,我们致公党市委机关虽然人数少,同志们依然能够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出色的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务。有一次,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杜宜瑾带领一个调研组来扬州调研,与此同时本党另一个全国性的调研组也来到扬州,孙克安与机关另外一位同志相互配合,把两个调研组的行程安排的井井有条,调研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在了解到当时致公党扬州市委机关只有两个同志的情况后,杜宜瑾副主席感慨的说:“扬州市委机关只有两个人,却把这么多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可真不简单啊!”直到现在致公党扬州市委机关也只有三名专职的同志,在孙克安秘书长的领导下,机关内部已形成了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大家各自认真学习,一个工作任务接手后,不分休息天,大家都愿意跟着老孙一起扑上去干。
     “人虽然少,我们不能比别人弱,声音不能比别人小,整个工作要不亚于别人”
    长期以来,与别的党派相比,致公党的成员最少,机关的专职干部也最少,然而十几年来,致公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参政议政工作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其他党派。
90年代中期,扬州市掀起新的一轮旅游大开发的热潮,外办作为当时旅游工作的主管部门提出想委托我们致公党进行扬州大市的旅游资源调研。在孙克安的精心组织协调下,致公党扬州市委旅游资源调研组于1994年正式成立,调研组的同志在老孙的带领下,收集相关资料,寻找调研课题,与各职能部门座谈,风风火火的开展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从《茱萸湾公园的开发思路》开始,前后将近十年的时间,旅游调研组的同志们马不停蹄的在为扬州市的旅游事业奉献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在孙克安的执笔下,一个个优质的调研报告纷纷出炉,《高邮、宝应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扬州市运河旅游线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开发市区旅游业资源的途径》、《高邮尧文明起源探究》、《龙虬庄文化的利用与开发》等等等等。在调研过程中,有的成员向孙克安提出:我们民主党派还是应该多搞些学术上的东西,政治上的东西还是少提一些好,搞多了容易出事。而孙克安却对他说道:学术上的东西是需要的,但我们作为一个参政党,调研最终的目的是要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供执政党参考,而这种建议就一定要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政治,否则你的调研就不可能和当时的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98年以后,孙克安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觉得提案在技术层面上的合理性决不能代表实际中的可操作性,他深深的意识到,作为一个政党来讲,参政议政工作一定要提高到一个对于大政方针、运行体制、法律法规进行考虑的高度来开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体现一个参政党所应发挥的作用,才能符合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到今天的需要。在他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致公党扬州市委于2000年以后的调研报告和提案更注重在政策、体制、机制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提案。其中《充分利用扬州大学的智力资源  为扬州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扬州市区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状况研究报告》、《巩固和发展住房保障体系  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中小城市防洪规划与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等四篇调研报告所形成的提案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被扬州市政协定为重点提案和市人大重点议案。面对取得的成绩,很多成员评价说:我们致公党的参政议政工作能有今天的局面,没老孙不行。
 
    如今,年近花甲的孙克安还依然活跃在党派各项工作的前沿,继续在以他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感染着每一个党派成员、以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激励着每一个机关干部,以他无限的热情奉献着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以他的敬业、执着,续写着人生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篇章。
© 2009 中国致公党·扬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s Reseved 苏ICP备第456461号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38号  电话:0514-87341178   传真:0514-87341178
Email:yzzg@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