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成员风采

祖国的台湾—美丽的宝岛

作者: 赵建春      浏览次数:1958     发布时间:2012-10-22 17:15:47

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宝岛,这是我儿时在课本里读到过的,过去几十年的光阴里,台湾作为政治话题被关注的较多,而对台湾人民的生活状况、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状况等的关注则相对较少。2001年之后,由于两岸实现“小三通”,两岸政府和民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两岸的居民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去探亲访友、旅游、办商展,他们可以回乡寻根、饱览祖国的巨大变化、来大陆投资企业,两岸人民的正常交往,也让更多的两岸人增进了解、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5月份我应邀参加两岸旅游观光展,在台停留了8天时间,近距离的感知台湾宝岛秀丽的风光,亲身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踏上台湾的土地,看到的是中国字,听到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喝的是乌龙茶,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没有一点陌生感,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有一致的语言

要说两岸文化、习俗上的一致,首先得数语言上的一致。台湾人把普通话称为“国语”,即使在偏僻落后的山区也是这就反映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国家认同感。两岸相同的文化习俗,正是因为“国语”的存在,所以两岸之间毫无语言障碍,成为加深两岸感情的基本纽带,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参展团队十几位团员,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去台湾,对所见所闻都十分感兴趣,由于没有语言障碍,每个人都可以向台湾领队发问,了解你想要知道的一切,整个旅途多了不少快乐。

有同根的习俗 

台湾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送灶、除夕等传统节日;还有春节“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吃棕子、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传统习俗。民俗节气的相同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台湾更是吃中国菜的好地方,1949年前从大陆撤退去台湾的老兵,来自大陆各个地方,不约而同地带去了自己的家乡菜,自然集结了大陆所有地方菜系的烹饪方法,今天台湾的烹饪技术、食品风格、饮食习惯虽然也开始西化,但在家家户户日常生活中的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中国菜。可以说台湾的烹调艺术、传统菜肴、饮食习惯、食物结构、食补方式,几乎和大陆一个模样。现在的台湾小吃更是享誉中国大陆,我们这次还专程去品尝了牛肉面、卤肉饭、棺材板等特色小吃,每位团员都赞不绝口。他们根据台湾特有的水果、坚果、农副产品,做成了各种如凤梨酥、核桃膏、芝麻膏、高山茶等特产,别具特色,老少皆宜,口感怡人,用料讲究,也成为大陆游客不可缺少的馈赠礼品。

有同质的宗教

 台湾宗教门类众多,在台湾正式登记的宗教有12家。即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贯道、轩辕教、理教、天理教、大同教、天帝教和天德教。据台湾领队介绍,寺庙、教堂、布道所等宗教场所超过16000所,神教职人员超过11万人。12家宗教中,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一贯道五大教势力最盛,信徒超过900万人,宗教场所占总数的98.3%,教职人员占总数的99.2%。相比之下,其他7门宗教规模要小得多。在台湾平均不到2000人就有一座庙,每2人中有一个信徒,一个信徒往往还同时信奉好几家神灵,可见宗教在台湾是最大的社会活动,已经成为台湾民众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据我个人观察,台湾民众的素质较高,与其信仰密不可分,很小的孩子都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非常懂礼貌,在参观自由广场时,遇到好多幼儿园的小孩也来参观,这些孩子非常安静并很有秩序,小孩无意碰到我马上说声“对不起” ,让我很感动;再如,摩托车是台湾最为主要的个人交通工具,摩托车的任何停放点,大家都自觉整齐地排列在划定线内;再有,我所到的每座城市的各类公共场所,都很少见到垃圾桶,但几乎没见过有随意丢弃的垃圾。这些点滴都能显现他们较高的基本素养。

观察台湾的宗教现象,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制度化宗教”,即是指有系统化的教义和经典,有相当组织的教会或教堂,宗教活动也与日常生活有明显的不同。一是“普化宗教”,即其信仰、仪式及宗教活动一般没有系统化的经典、组织,贴近民间,深入生活,富于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因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佛教而言,就有佛教的慈济功德会、中华佛光协会、台中市宝觉寺等场所,都是台湾著名的宗教领地,长年香火鼎盛,信徒无数,一片兴旺。

我们沿着台西线,参观了台中的中台禅寺和台南的佛光山,他们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最值得一提的是台南的佛光山,这里的主持高僧、开山大师星云是我们扬州人,让我感到多了份亲切。佛光山位于高雄的大树区,1967年开始兴建,由五座山岭连绵而成,呈兰花瓣状,建筑群的布局,为中国四大名山的缩影,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与世界公认的佛教圣地,四十几年里,在海内外三十三个国家,共创建了二百多所别分院,会员遍及全球五大洲,以弘扬佛法的四大宗旨,即:“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紧邻佛光山的佛陀纪念馆,占地一百多公顷,2011年竣工对外开放,开创了“前有八塔,后又大佛,南有灵山,北有祗园”的宏伟格局,是一座融合古今、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具有文化、教育、慧解、修持的功能,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如《佛陀一生》4D电影,用短短15分钟,再现佛陀一生修行成道的经历;八塔两侧、连接礼敬大厅与纪念馆的风雨走廊有《公德碑墙》,彰显千家寺院、百万人士共建佛馆的盛世;背面用彩绘的手法讲述经典的佛教故事;《佛光山宗史馆》以时序为主轴,利用沙画、影像、文字及具代表性的实景,重现星云大师的成长背景与思想,展现佛教的生活性、利他性与时代性。犹如一座佛教大学,透过文化、艺术的呈现,达到净化人心、社会和谐的教育功能。从旅游者的角度去看这座宏伟建筑,无处不显示其建筑的人性化,礼敬大厅一千四百平米,内设有接待、问询、寄物、摄影、美食、邮寄电讯等馆,风雨长廊连接各馆,参观者不受天气的困扰,还另设有4座滴水坊,为参观者提供餐饮、休息。同时,礼敬大厅还具备旅游场所需的全部服务功能,如服务中心、接驳车、轮椅、婴儿车、共公电话、育婴房和合理布局的卫生间等等。

我们作为星云大师家乡来的信众,还受到了慧传法师的亲切接见并得以进一步了解佛光山弘扬佛法的理念。佛光山弘扬佛法,不只停留在教义理论的传播,更多的是联系实际去为百姓解难,2009年台湾南部由于台风遭受50年未遇的洪水灾害,佛光山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全力协助救灾并捐款新台币1000万元,为屏东县水患灾民送去快餐,并为房屋损毁的灾民在佛光山提供住宿,帮助政府度过难关。更为可贵的是,在近两年的恢复建设中,还为他们提供经济建设平台,这次我们看到,正赶上佛光山为他们当地的果农举办荔枝节,搭建交易平台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减少荔枝损失,还找来专家指导他们将滞销的水果做成果酱饮料。2008年,星云大师在扬州大明寺建立了佛学院,在鉴真图书馆设立了“扬州讲坛”,每隔半月聘请一位各界知名学者或专家或成功人士,走上讲坛,讲佛理、讲历史、讲经济、讲人生,免费让扬州信众聆听知识、学习佛理、感悟人生、提高素质,更是为促进两岸共荣,和谐发展,早日统一做着不懈的努力。

有发达的经济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台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省区之一,更跻身8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迅速的“四小龙”,在历史长河中,大陆很多较难实行的事务,在台湾也得以实现,比如台湾有些建筑,很多是日本人占领时期的建筑(包括一些文化风格),得以完善地保存至今。同时另一方面,受日本人敬业精神的影响,台湾人工作也十分敬业,台湾十一项IT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是台湾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这些都是推动台湾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环境保护并未被忽略,全台湾目前仍保存着70%的绿色覆盖面,在日常生活中,台湾的节能减排工作做的非常好,比如:台湾大部分时间天气较热,但车上的空调只能在行驶中开着,只要停车三分钟以都必须关闭,否则重罚;再比如,分类处理垃圾,设置分类垃圾桶,废物的再利用等等;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重视教育的程度超出我的想象,在阿里山上只有几十名学生,但政府为了便于学生就读,设立了一座设施较全的学校,使得民众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大陆开明,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随着两岸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更加密切,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台湾的经济也受的很大影响,但大陆去台湾旅游的人数大增,用导游的话说:“拉动了台湾消费,带动了整个旅游业的大发展。”让台湾人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两岸文化、习俗的相同是多方面的,从台湾的居民组成,到生活习俗、文化体育、宗教信仰等方面与祖国大陆深层的联系,这决不是简单的文化影响、风格模仿、强行灌输的结果,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这充分证明了两岸同根相连,同属一源,同承一脉,同为一体,血脉相连;两岸的分必是暂时的,两岸的合必是长久的。

 

© 2009 中国致公党·扬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s Reseved 苏ICP备第456461号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38号  电话:0514-87341178   传真:0514-87341178
Email:yzzg@vip.sina.com .